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憑藉著對複合材料的專業,以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需要枕頭先相伴。這也是身體、器官獲得休息的寶貴時刻...偏偏,我們卻很容易因為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睡得輾轉反側、腰酸背痛,又或還沈浸在白天的煩惱、緊張明早的會議、害怕趕不及早上的飛機等等...讓我們的睡眠不夠優質、不夠快樂、沒有辦法快速入眠。
德行天下創辦人有鑑於過去開發各類生活產品的經驗,便想利用本身所長,結合各類複合材料的特性,投入枕頭開發的行列。
從枕頭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了解到一款枕頭的製作,除了要解決一般乳膠枕悶熱且不透氣的問題,更要同時兼顧到人體工學的體驗性,創辦人常說:「一個好的枕頭,支撐透氣兼顧,仰睡側睡皆宜,才能每天快樂入眠。」
現在導入石墨烯加工技術,讓枕頭的功能性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強度、柔韌度、導電導熱等特性。它是目前為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好一顆枕頭。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最好的需求,即便現今許多的工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德侑實業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
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是德侑實業開發枕頭的初衷,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
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乳膠材料,備長炭,石墨烯應用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石墨烯枕頭製作開模一條龍:
選材品管
原料調配
成品製造
包裝設計
若您有枕頭開發構想或是想OEM自己的品牌,歡迎預約現場諮詢,體驗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做製作的枕頭,用最專業MIT精神幫助您打造你的專屬品牌。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contact.php
RR1515CEFE15ERFE |
星期天的上午,忙了一周的魏民,非常難得地陪著妻子壓了一次馬路。 這條馬路叫誠信路,是市中心的主干道,整條路上是人來車往、熙熙攘攘,一派熱熱鬧鬧的景象。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導下,興宛市的市容市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區內的主干道經過升級改造后,變得暢、亮、美、潔,一改過去臟、亂、差、窄的落后局面。沿中心馬路南北兩側還修建了綠化帶,栽上了廣玉蘭、銀杏、石楠、黃楊等觀賞樹木,讓整條誠信路變得綠意盎然,成為一條展示興宛市城市建設風貌的景觀路。 魏民和妻子郭妤沿著人行道不緊不慢地往前走著,一路上,二人是又說又笑,儼然像初戀的情人一般。從郭妤的面部表情上可以看出,她對魏民能夠陪她出來散步是非常滿意的,這也是她多次爭取下才得以實現的。 自從兩年前,魏民調到鎮政府工作后,他幾乎沒有真正地過上一個雙休日、節假日,每逢雙休日,他不是開會,就是學習,再不就是下鄉扶貧,一天到晚是早上離家,晚上回家,兩頭見不著太陽。為此妻子郭妤和女兒晶晶怨言不斷,說他把家當做旅館,對娘倆個的生活漠不關心。對于此,魏民也很是無奈,心里裝滿了愧疚和不安,一直想找個機會陪陪家人,盡一下做丈夫、做父親應盡的義務。 夫妻二人沿著人行道邊聊邊往前走,不一會就到了2路公交新瑪特站了。魏民停下腳步,看了郭妤一眼,用眼神征求著她的意見,意思是繼續向前走還是往回返。 從郭妤意猶未盡的表情可以看得出,郭妤沒有返回的意思,魏民只好跟在郭妤的身后,慢騰騰地沿著誠信路繼續往前走。 “嘟—嘟—”,2路公交車一邊鳴著喇叭,一邊緩緩地向站臺靠了過來。“吱—嘎”,公交車穩穩地停在站臺旁。“吱—嚀”一聲,公交車的前門緩緩地打開了,稀里嘩啦的從公交車上走下來一群人,又匆匆忙忙、各奔東西地散開了。最后下車的,是一名頭發花白、衣著整齊、年約七旬的老者。他一手扶著公交車門把手,一邊用眼向車外掃視著,一邊試探著往車下挪著腳。 “不好”!魏民從老者下車的動作里,判斷出老人要出事。話說不及,只聽“咕咚”一聲,老者因少踏了一步車梯而使整個身體失去了重心,重重地摔倒在公交車旁的站臺下。 老者這一摔,一下驚動了附近的許多人,他們一下子圍攏過來,邊看邊議論著。 公交車司機見狀,急忙從車的另一側下來,繞過車頭,神色慌張地站在離老者一尺遠的地方詢問道:“大伯,你怎么樣啊?有事沒有?你咋這么不小心呢?車里的喇叭不是在反復提醒乘客上下車要注意安全嘛。” 車下老者沒有應聲,只是痛苦地皺著眉,一手扶著左腿膝蓋,一手捂著心口,“哎呦,哎呦”地呻吟著。 “快打120呀!”車上有人提醒道。 女司機如夢初醒,慌忙掏出手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魏民見此情景,正欲上前去幫助老者,卻被妻子郭妤一把薅住了:“干啥?又要多管閑事啊?上次的事你還嫌吃虧不夠啊?” 魏民剛剛邁出的腳步一下子停了下來,他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郭妤說的那件事,是前不久發生的,其情其景讓他極為尷尬,每每想起來他都會心痛不已,他又怎么會忘記呢? 記得幾個月前,一個騎三輪車橫過馬路的老太太因闖紅燈,被一輛電瓶車刮了一下,重重的從三輪車上摔倒在馬路上,臉和手都受了傷,血和淚順著她的臉往下流。過往行人唯恐受到牽連,個個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老太太無助地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肇事的電瓶車車主呢,不但沒有停下來救人,反而加速逃離了事故現場。這一幕,恰巧被上班路過的魏民看到,他二話沒說,立即攔了一輛出租車,把老太太送到縣中醫院進行搶救。到醫院后,在醫院的一再堅持下,魏民不得不墊交了醫療費,才把老人順利地送進了急救室。等把老人安頓好后,魏民又從老人的老年機上調出了家人的電話,及時通知了她的兒子和女兒。老太太的家人聞詢后,匆忙趕到醫院,二話不說,不聽魏民的解釋,圍著魏民,把他好一頓訓斥和埋怨,纏著他,讓他必須給個說法,否則不能離開醫院。最可氣的是,最后一個到醫院的老太太的兒子更是沖動,不問老太太的病情,也不問來龍去脈、青紅皂白,一把薅住魏民的脖領子,照著魏民的胸口、頭部就是幾拳,只打得魏民眼冒金星、頭暈目眩,若不是醫生、護士和家人的極力勸阻,還不知道后果會是什么樣子呢。魏民呢,雖被冤枉,但想到老太太家人的急切心情,也沒有過多計較。 值得慶幸的是,老人傷勢不重,腦子也還算清醒,及時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兒子、女兒,這才還了魏民的清白,使他得以脫身,但他所墊支的醫療費卻因女兒、兒媳互相推諉,至今還沒有得到償還。為此,郭妤沒少埋怨他愛管閑事、自尋煩惱。 說話間,公交車旁就圍得水泄不通了,有說長道短的,有用手機拍照、錄視頻發朋友圈的,卻沒有一個人主動伸手去扶一下摔倒的老人。 “車還走不走啊?我家孩子還要上補習班呢!老師的電話都催了幾遍了。”車上一個帶孩子的年輕女子焦急地催促道。 “小孩上補習班有那么重要嗎?沒看到有人摔到了嗎?”車上有人實在看不下去,嗆了她一句。 “你家沒有學生啊!這是語文、數學老師聯合辦的輔導班,不去能行嗎?我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中年婦女據理力爭到。 “媽媽,你不要吵了,我不著急嘛。那個爺爺摔傷了,怎么沒有人管啊?”一個扎著小辮子、年約十歲的小女孩,瞪著一雙忽靈靈的大眼睛,迷惑地問她媽媽。 “小孩子家的,少管閑事!”年輕女子厲聲地對小女孩說。 “哼!你們大人怎么都這樣啊?一點愛心都沒有。”小女孩縮了一下脖子,沖她媽媽伸了伸舌頭,翻了一個白眼,呆在一邊不敢吱聲了。 “就是啊,我還要趕車呢!誤了事誰負責啊!”一個中年模樣,操著外地口音的人說著話。 “唉!現在的人咋都變成這樣了呢,遇到事都躲得遠遠的。”車上一個中年婦女嘆了口氣說。 “誰說不是啊?想幫也不敢呀!誰知道會惹上什么麻煩呢!”旁邊一個老者憂心忡忡地說。 一時間,車上、車下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姑娘,你快把車開走吧,你不用擔心,我不會有事的,我命賤,死不了,誤了人家的大事、好事,我老頭子可擔待不起。”聽到車上、車下人地議論,老者喘著粗氣,傷心地對女公交車司機說。 “你真沒事?”女司機有些遲疑地問。 “真沒事,你走吧!大家的事要緊。”老者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再也不愿多說一句話了。 女司機眼圈變得濕潤起來,她嘴唇抽動了幾下:“謝謝!我走了!”說罷,不情愿地上車把公交車開走了。 老人臉色蒼白,幾次想坐起來都沒有成功,面部表情顯得更加痛苦不堪。 圍觀的人越聚越多,男男女女,議論紛紛。有人說公交車司機真不負責,撂下病人不管就走了;有人說120動作遲緩,延誤了病情要負責任的;有人說現在的人真是薄情寡義、沒有愛心,凡此種種,不已而足。期間,也有一些人想站出來幫助老人,卻因顧慮重重而望而卻步。最終,近20分鐘的時間里,沒有一個人愿意主動站出來幫老人一把。 見此情景,魏民心中的火“噌”地一下子竄了起來,他猛地摔掉郭妤緊緊抓住他胳臂的手。郭妤見狀,氣哼哼地說:“你咋就不長記性哩!真是狗吃屎性難改!” “總不能見死不救吧?”魏民硬硬地頂了她一句,疾步向摔倒的老人沖了過去。 “你真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啊!”氣急敗壞的郭妤,一擰身,賭氣地向回家的方向跑去。 魏民來到老者面前,急忙問道:“叔,摔到哪里了?” “好像是這里吧,疼死我了!”老者用手指了指左腿膝蓋,痛苦地說。魏民剛想去攙扶老人,一個中年婦女提醒到:“不要動,他傷在哪里還不清楚,我們不能盲目施救,弄不好還會加重病情,再說了……”她欲言又止,意味深長地看了魏民一眼。 在中年婦女地提醒下,魏民心里一下子清醒了,對摔傷人員施救僅憑熱情是不夠的,不懂救治方法,反而會對傷者造成二次傷害。另外,中年婦女欲言又止的弦外音,他是明白的,會不會再像上次那樣惹禍上身呢? 躺在地上的老者向魏民投來了求助的目光,見魏民猶豫不決,嘆了口氣,大聲地對圍著他看熱鬧的人們抱拳說:“各位,我向你們保證,我是自己摔傷的,與大家沒有任何關系。我有兒有女,有退休工資,有醫療保險,我不訛人,也不會訛人,你們盡管放心好了,也請你們為這個同志做個證,我摔倒和他沒有任何關系,讓他把我扶起來吧,地上太涼了,我真是受不了了!” 聽老人一席話,魏民心里一陣難過,他擦了擦自己濕潤的眼角,對圍觀的人群動情地說:“各位,如果地上躺著的是你們的父親,你們會這樣冷漠嗎?會不管不問嗎?人,活在這個世上,誰沒有個三災兩難的?我們的良知和善良都到哪里去了?人倒了,都沒有人敢來扶一把,是不是太不正常了?叔,我不需要別人做證,也沒有這個必要。我不怕,也相信你不會訛人的。” “唉!這也怨不得大家啊!大伙是被逼成這樣的呀!”老者傷心地說。 “還是錄個像,留個證據吧!這樣對你會有好處的。”一位40多歲的大姐再次提醒道。 “唉!”魏民長嘆了一口氣。此刻的他也是很糾結,他為老人擔憂,更為這些圍觀的人群擔憂。他知道,在圍觀的人群里,百分九十的人是善良的,他們不是不想幫,而是有顧慮不敢幫。 一個留著小胡子、蓄著長發的小伙沖他說道:“哥們,雷鋒啊!把你的手機給我吧,我義務給你錄個視頻吧!說不定一不小心,你還能成為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呢,到時候可別忘了請客啊。” 魏民苦笑著,從衣服兜里掏出前幾天過生日時,女兒給他新買的蘋果牌手機,遞給了長發小伙。 魏民小心地攙扶著老人緩慢坐在馬路牙上。 “嘀—嗡,嘀—嗡,”120急救車由遠及近地駛了過來。 魏民協助醫護人員,把老人抬上了120救護車,還沒等他下車,救護車便 風馳電掣般地向區急救中心駛去。 看著擔架上的老人,魏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落地了。他想,應該給妻子打個電話解釋一下。 他伸向衣袋的手忽然停了下來,他一下子想了起來,剛才忙著幫醫護人員抬病人,竟然忘了從小胡子手里要回自己的手機了。 他從車上急忙向車后圍觀的人群望去,卻怎么也看不到“小胡子”的身影。 他苦笑地搖了搖頭,剛剛輕松的心情再一次變得沉重起來...... 作者簡介:冰心依舊。立志軍營16載,鍛煉出剛直不阿的秉性,把愛和情寄予字里行間,跋涉在詩與文的山間小路,一顆寂寞的心似一葉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 +10我喜歡
川西壩子的秋越深,氣候越加陰濕。總的來說,夜里愛下雨,白日多厚云。當然,晴好的日子倒也沒有稀缺得十天半月難遇。通常是陰沉幾天的某個午后,天光突然一亮,滿眼生鮮,恍若人在春天。 在川西壩子生活,最讓人舒心的是,四季都不會缺了綠意和花紅,即便在最寒冷的冬日,溪水也不會凝凍,田野也不會衰敗,處處生機盎然。 陽光和煦,且無亂風襲擾的午后,恰巧有空有閑,我是極愿意去西川佛都羅漢寺內的西廂茶館坐坐。喊一杯花茶,搬一把竹編藤椅到院壩一角,翻開自帶的書,直讀到彩霞滿天,夕陽西下,才從文字里走出,緩緩歸家。 川人是喜歡坐茶館的,但很少獨來獨往。一般都是三五成群邀約了往茶館里一坐,或擺龍門陣吹死牛,或下棋斗地主。不打堆堆不湊熱鬧,獨來獨往一個人傻坐在一邊喝茶的,比較鮮見,難免要扯來一些茶客的眼光。瞟的人,被瞟的人,目光輕觸,多少都有點怪怪的不自然。 當然,也沒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湊過去開腔搭白。各喝各的茶,各混各的時光,非熟勿擾。 剛回小城的時候,因為愛好文學喜歡涂鴉,逐漸結交了一些當地的文人墨客。關系需要勾兌才深厚,感情需要聯絡才親切。交流也好,請教也罷,必是約到一起先喝茶,再喝酒,似乎,除此皆不能酣暢盡興。 初心是想著,有共同的愛好,相談必歡,即便豪放不到曲水流觴那種雅趣浪漫,至少也可起到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作用。 說文交心,本該隨心隨性。然而,文人也是人。文章可以寫得超凡脫俗高大上,骨子里的夾雜的市井市儈味照樣會時不時冒出一股幾縷來,壞了氛圍。總有人喜歡裝腕扮神,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學富五車一樣,說啥事都要引經據典,孔子曰莊子曰老子曰過時老套了,就張口閉口就赫爾博斯說,馬爾克斯道,這斯那斯,撕繞得人牙酸皮麻心肝脾肺裂。 倘若僅僅好顯擺倒也不招人生厭。畢竟,才學,是讓人敬畏和敬仰的。壞就壞在口是心非的假仁假義上。 茶杯一端,閑話就冒:誰誰幾個稿子投出去,全給編老爺斃了。話到此,必剎住,撮一口茶水,不管有沒有茶葉梗巴在了牙埂上,有沒有粘在了舌尖上,都要噗噗地吐幾下,并快速地瞥一圈聽者反應,為將自己的同情心和善良感展現得淋漓明顯,長聲吆吆補上一句嘆:這娃,也夠衰夠喪咯,你們看要不要約他出來喝茶喝酒,讓他換個心情透口氣? 滑稽的是,誰的作品發表了,上了大型刊物,流言是非一樣少不了:不曉得你們仔細看他發表的那文沒有,題材是個好題材,就是寫得俗套,情節鋪排也有硬傷。話說到這,又心虛起來,怕被人嘲諷是眼紅嫉妒,硬是往臉上擠笑,跟上一句:當然,能發表就是好事,可喜可賀。 座中某人促狹補刀:可喜可賀個啥喲。你們根本就不曉得這其中的水有多深,人家和那雜志編輯的關系不簡單呢!別的不說,光看她和編輯合影照個相,哪一張不是把半個奶子貼在編輯的肩背上…… 意思很明確,誰要是上了大刊,不是靠作品說話,而是靠請客送禮,搞歪門邪道,甚至不惜出賣靈魂和肉體,簡直斯文掃地。 說者那副剛正清高的模樣,直教人要送上膝蓋膜拜。 文人相輕是沉疴頑疾,瞧不起別人操得拙,也見不得人混得好。這種打堆堆生是非的熱鬧,湊一次,就如同吞下一只才從茅廁里爬出來的綠頭大蒼蠅,惡心得要命。本想冒幾句雜音,說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何苦非要把人想象得那么齷齪那么壞,又恐自己非神非腕,人微言輕,人家不屑聽。 “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胡適先生的這段感慨,用在這些“亦師亦友”上,簡直入木三分,活靈活現。而人來到這個世上,不是為了找不痛快的。有了厭嫌的情緒,躲便成了常態。茶館還是要去的,只是不愿約人,不肯被人約,各耍各的,清凈自在。 可能是在寺院內,到西廂喝茶的人多是在寺里燒香拜佛后泡杯茶歇歇腳的老人,就算有幾桌專門到茶館打牌混時間的,也可能感受到無邊佛法,不敢動作粗魯,把牌桌拍得呯呯嘣嘣。所以,一個人到西廂,擇院壩一角看書,不僅可以獨享清靜,還能享受秋日暖陽。至于能否在字里行間隨遇妙曼,修不修得了心,已然不那么重要。 原創: 墨上塵事 +10我喜歡
2018年11月4日,聊城首屆半程馬拉松賽如期進行,我的參賽號是W0614。奔跑了兩個多小時,往事如幻燈片,在腦子里一頁頁翻過。 我想起1986年上初中的時候,學校成立了“體育隊”,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大家進行體育鍛煉,我的訓練項目是鉛球和鐵餅。當時練這兩樣的比較少,甚至于后來上中專時這兩樣也是偏門,所以,初中時打下的基礎,讓我在中專學校里屢屢拿獎。記得當時每天下午放學后,全體隊員都要進行跑步訓練,大概是三四公里的樣子,我清楚地記得,自己從沒有一次堅持下來的,都是半途而退。曾經跟體育老師請教過,老師告訴我并非每個人都適合跑步。 我想起1989年上中專的時候,學校里有各種各樣的興趣活動小組,不謙虛地講,我算得上是班級女排的主力,也曾率領團隊在學校里拿個幾個獎項。學校里每年都有春秋兩季運動會,短跑長跑400米接力等徑賽是每次運動會的必備項目,也是大家最為關注的比賽項目。我清楚地記得,自己從沒有參加過一次。我知道自己不適合跑步。 我想起1998年成家之后,老公有早晨跑步的習慣。當時又是上班又是帶孩子,我幾乎每天都是睡眠不足,但老公總是天不亮就出去跑步了。對此我一直都是很不理解,認為干點啥事都比跑步要有意義。跑步,一點兒對抗性都沒有,一個人,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無聊至極。 我想起2015年生病之后,在家休養了幾個月。遵醫囑,開始強迫自己走路鍛煉。剛開始走上十分鐘就氣喘吁吁,汗透衣背,逐漸地能走上半小時,再后來可以輕松走上一兩個小時。也曾嘗試過跑起來,每每都是無疾而終。 我想起2017年再次生病之后,在北京住了兩個多月。當時弟弟跑步興趣正濃,天天鼓動我也去跑步。時值酷暑,離開空調就渾身是汗,不要說跑步,連走路都讓人喘不過氣來,何況我還是一個手術不久的病人。弟弟動用了各種資源,對我進行了各種分析,各種開導,各種教育,各種激勵。我清楚地記得,2017年6月29日晚7點,在北京天壇公園我邁出了第一步。 我想起2017年11月4日,在北京朝陽公園第一次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從6月底開始跑200米,到500米,到一公里,到五公里,到報名參加比賽,四個多月的時間,我無法用語言表述自己到底經歷了什么。我清楚地記得,這次比賽我只跑了16公里,沒能完賽。 我想起今天是2018年11月4日,距離上次參加半馬整整一年。一路上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志愿者,在遞水,在喊加油,我清楚地看到有許多我的小校友。當他們大喊“阿姨加油,你是最棒的”時,我想起體育老師當年告訴我的話不一定是對的。 2小時36分11秒,我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半馬。 【作者簡介】董國安,女,高級會計師,喜讀書好戶外,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10我喜歡
留言列表